Skip to content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60 期):Dan Wang 的新书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yifeng.ruan@gmail.com)。

封面图

今年年初开业的香港 Go Park 商业休闲综合体,空中俯视,就像任天堂游戏的地图。(via

Dan Wang 的新书

Dan Wang(我不知道他的中文名),7岁随家人移民北美,现在是知名的经济分析师,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任研究员。

他对中国问题的分析,非常有洞察力,在国外知识界很受重视。

2017年~2023年,他住在上海,并在国内各地旅行。

疫情后,他回到美国,开始专心写作一本关于中国的新书。上周,他宣布写完了,并且本月就要出版,书名叫做《冲:中国对未来的探索》(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

他在个人网站上,写了一篇长文,介绍这本新书,内容很有趣。下面是我的一点摘录。

1、

这本书始于2021年的一次旅行,我从贵阳骑行到重庆。

我欣喜地发现,重庆这个西部省份的基础设施,比加州或纽约要好得多,而后两个地方的富裕程度比重庆高出几个数量级。

在令人叹为观止的青山绿水间,五天的艰苦骑行让我瞥见了真正的中国。它远不止于高耸的桥梁、宏伟的基建,而是在进行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工程,试图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问题。

2、

2023年我回到美国,在耶鲁法学院待了一段日子。那里是精英法学院,是雄心勃勃、想要跻身美国政府高层的人的捷径。

这段日子让我强烈感受到,美国是一个律师社会。

律师在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这促使美国沦为一个诉讼至上的否决制国家。无论你想做什么事,反对者都会试图通过律师来否决你。

我相信,如果美国如此执着于一个主要为富人和权贵阶层服务的体系,它就不可能继续保持强国地位。

3、

我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中国是一个工程国家,它用大型工程(包括社会工程)来解决物质和社会问题,而美国则是一个律师社会,它用法律阻止几乎所有的事情,无论好坏。

除此之外,美国人和中国人从根本上来说很相似:永不停歇,渴望走捷径,最终推动着世界上大多数重大变革。

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不应该用上个世纪的陈词滥调来解释,比如社会主义 vs 民主主义。两国经常以竞争的名义,实现那些最疯狂的梦想,探索自己的道路。

4、

“工程国家”与“律师社会”的对比,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美国依赖法律手段,比如征收关税和设计各种严苛的制裁机制。而中国则专注于用工程创造未来,比如建造更好的汽车、更美丽的城市、更大规模的发电厂。

5、

工程师并非能言善辩,往往表达不出他们不理解的内容,所以尽管中国在海外修建了道路和桥梁,但它们难以激发中国在全球的文化吸引力。

6、

我写这本书,部分原因是为了整理自己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建立了一个资源丰富国家的良好运营模式。它在过去四十年里修建了多少英里的公路、建造了多少座新的核电站、生产了多少钢铁,写出来真的令人震惊。

我认为,美国不必像中国那样去建设基础设施,只要达到法国、日本或西班牙的建设成本水平就足够了。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应该向中国学习。中国在公共交通、充足的住房、功能齐全的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

7、

美国太多地方感觉像是被完好保存下来的、曾经的伟大文明的遗迹。美国人应该更清晰地审视那些通常被忽视和蔑视的工业成就。

8、

2024年底,我再次去上海,发现消费降级是真实存在的。高档餐厅不再难以预订,川湘菜馆正在占据主导地位。许多餐厅的菜品都是在集中式配送中心制作的。越来越多的餐厅更注重外卖,而不是堂食。而且,似乎有一种趋势是,三线城市的连锁餐厅正在向一线城市迁移,以更便宜的价格提供略逊一筹的菜品。

最糟糕的是网红文化。中国的网红文化比美国浓厚得多。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许多人对着手机自拍。任何迷人的地方,无论是咖啡馆还是山顶,都挤满了专心拍照的人。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情侣或朋友聚餐时几乎不怎么互动,只是低头看着手机。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喝咖啡,一群女孩坐在我旁边,围着蛋糕互相拍照,竟然拍了一个多小时。网红文化促使餐厅的菜肴更注重拍照效果,而不是味道。

9、

我没有在这本书的任何部分使用 AI。一位经济学家曾写道,他人生中大约有一半时间没有接触过互联网,这让他在互联网出现后更能体会到它的价值。我突然想到,三十年后,回首往事,我也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分成 AI 之前和 AI 之后。

为了更贴近 AI,我最近搬了家,从耶鲁大学来到斯坦福大学胡佛历史实验室,现在我是那里的研究员。我原本想留在纽约市,但湾区太有吸引力,我决定今年年底重新开始写我的年度信件。硅谷是一个和中国一样奇特而又引人注目的地方,我感觉搬到那里完全合适。

科技动态

1、美国最近创造了冷冻胚胎诞生时间最久的世界纪录。

1994年,一对不育症夫妻做了体外受精,一共培育了4个试管胚胎。他们自己用了一个,生下一个女儿,如今已经30多岁。

剩下的三个胚胎一直冷冻。今年,这对夫妇将其中一个胚胎,捐给了另一对不育症夫妻。

7月26日,这个婴儿顺利出生。理论上,他出生时就已经30岁了。

2、为了防止偷猎犀牛角,南非在每一头犀牛的角里面,植入放射性物质

这些同位素对动物完全无害,但会使犀牛角被海关的辐射扫描仪检测到,从而抓到偷猎者。

南非的犀牛数量估计不多,否则不可能为每一头犀牛做植入手术。

3、美国内华达天文台,推出“望远镜托管“服务。

天文爱好者可以将自己的望远镜,托管在天文台的沙漠基地,观察条件远胜于城市,通过网络查看望远镜传回的影像。

天文台直接出售望远镜时间,是不是更有吸引力?我买下一小时的使用权,就可以网上操作真正的天文望远镜。

4、国际空间站庆祝运作25周年。人类已经在这个小小的太空舱,连续居住了25年。

5、一些用户在网上发帖,他们使用谷歌时,竟然遇到了弹框(下图)。

弹框要求用户同意,让谷歌使用他们生成的内容,否则某些高级功能将关闭。

以后,这可能成为常态,网站把用户的内容拿来训练 AI,如果用户不同意,就不能免费使用某些功能。

文章

1、达里奥·阿莫迪的故事(英文)

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1983年出生)是 Anthropic 公司的创立者和首席执行官。本文是他的故事,一个生物学博士如何做出了 Claude AI。

2、硅谷的军事化(英文)

《纽约时报》的报道,硅谷科技公司正在不断加强与美军的合作。

它披露了一张令人震惊的照片。今年6月,美军特别为硅谷科技人员成立了一支技术创新部队,给予他们正式的军衔。上图为 Meta、OpenAI、Palantir 等四家公司的高管身穿军服,宣誓保卫美国。

3、Node.js 2025年的现代模式(英文)

Node.js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介绍现在应该采用的新写法。

4、.gitignore 如何变成白名单(英文)

.gitignore 默认是黑名单,会把指定文件排除出 Git 提交。本文教你把它改成白名单,只有提到的文件才能提交。

5、5个 Linux 基本命令的替代品(英文)

Linux 的很多基本命令(cd、cat、ls、du、df 等)现在都有更好的替代品。

6、一道谷歌编程竞赛题(中文)

题目是“(3 + 根号5) 的 n 次方“最后三位整数是多少,我觉得非常难。(@longluo 投稿)

工具

1、Tinyauth

一个自架设的身份认证方案,支持密码、OAuth、TOTP 和 LDAP 等,要比同样免费的 Authelia 更简单易用。

2、copyparty

一个 Python 程序,将目录变成文件服务器,可以查看文件,支持 http、webdav、ftp 等多种协议。

3、Termix

一个自架设的 Web 服务,用来在网页上使用 SSH 连接远程服务器,让浏览器可以进行命令行操作,参见介绍文章

4、packetd

查看网络数据包的命令行工具,支持解析多种网络协议,可以查看数据包来回的完整对话。(@chenjiandongx 投稿)

5、MiroTalk

基于浏览器 WebRTC 的在线视频通信开源解决方案,链接是多人视频会议版本,另有点对点通信版本一对一通信版本。(@miroslavpejic85 投稿)

6、AppCub

制作手机 App 截图的在线工具。(@saviourdog 投稿)

7、PanSou

开源的网盘资源搜索 API 服务,提供聚合搜索服务,需要自己架设。(@fish2018 投稿)

8、Canarytoken

一个蜜罐服务,创造出各种虚假的 URL、DNS、数据库、二维码等等。一旦攻击者访问该资源,你就会得到通知。(@jerrylususu 投稿)

9、Pixel Motion

在线的像素图作图工具,可以同屏制作多个动画帧。(@YYsuni 投稿)

10、snapDOM

一个 JS 库,生成指定的 DOM 节点的截图。

AI 相关

1、AgentGuard

一个 JS 库,为 AI 操作设置费用限额,超出就中断进程。

2、Hyprnote

本地的 AI 会议助手,监听线上会议,自动生成会议笔记和总结。

3、Kitten TTS

一个 25MB 大小的 AI 语音模型,用来从文本生成语音。只使用个人电脑 CPU,几分钟就安装完毕,通过 Python 脚本使用,好像不支持中文,参见教程

4、GithubStarsManager

用 AI 管理你的 GitHub Stars,自动对项目进行分类,支持自然语言搜索。(@AmintaCCCP 投稿)

5、Snippai

跨平台的 AI 智能截图工具,可以识别并提取公式、表格、代码、图片和文字。(@xyTom 投稿)

资源

1、SVG-LOGO

该网站收录中国国内的各种标志 LOGO 的 SVG 文件,目前有700多个。(@HeyHuazi 投稿)。

2、数学手册计算器(MathHand Calculator)

一个在线数学工具,包括数学手册、计算器、数学图形绘制等功能。(@DrHuangCom 投稿)

3、Linux 服务器加固指南(How To Secure A Linux Server)

这个英文仓库收录了启用 Linux 服务器以后的各种安全措施。

4、SVG 入门(英文)

一篇长文,介绍 SVG 格式的基础知识。

大模型的比较

国外媒体在2025年7月17日,对主流的大模型进行了测试。一共使用了225道题,看哪个模型得分更高,费用更省。

下图就是他们的测试结果。

纵轴是正确率,位置越高,表示模型的正确率越高。图中,位置最高的模型是 OpenAI 的 O3 pro。

横轴是成本,位置越靠左,表示成本越低。

综合来看,DeekSeek R1(0528)是一个比较均衡的模型:正确率够高,价格比同级别的模型都便宜。

文摘

1、验证的不对称性(asymmetry of verification)

验证的不对称性指的是,提出答案和验证答案的困难程度不对等。

某些问题找到答案很困难,但是验证答案是否正确非常容易。

数独就是一个例子,解题很难,但是一旦解出来,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正确。

再比如,做出 Instagram 这种复杂系统很难,但是做得对不对,用一下就知道了。

另一些问题正好反过来,找到答案相对容易,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却很难。

比如,有人放出一个谣言,快速传播。辟谣很容易,发表一个声明就可以了。但是,想要消除谣言的影响(让每个人相信辟谣)就很难,往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资源。

再比如,有人说吃西兰花对身体有益。这样说很容易,但要验证这个说法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AI 的出现,改变了验证的不对称性,因为 AI 让人们更容易找到答案,所以可以这样说:

所有可解决且易于验证的问题,都将被 AI 解决。

最终,只有那些难以验证答案的问题,AI 解决不了

言论

1、

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不懂编程的人使用 AI,编写出了一个需要长期维护的大型项目。这就好比把信用卡交给不懂事的孩子。

一旦代码出问题,如果你不理解代码,就只能让 AI 为你修复,这就像用一张信用卡偿还另一张信用卡的债务。

-- 《氛围编程是技术债》

2、

人们总幻想,自己的晚年身边充满了朋友、儿女、孙辈,以及一群热情洋溢的亲人。但是,真正的现实是,很多人的晚年是家人疏远或者不和,自身视力不佳、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和痴呆。

日复一日地为每个孤独的人提供一个倾听者和诉说者,只有 AI 能做到。

-- 《AI 将解决孤独问题》

3、

面试的现场编码环节,考察的不是你的编程能力,而是抗压能力。

不擅长面试的现场编码,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糟糕的程序员,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 《现场编码很糟糕》

4、

我们只担心学生使用 AI 做作业,事实上,更应该担心的是教师使用 AI。

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正在用 AI 快速生成低质量、毫无意义的 PPT 和讲义。

-- 《教师使用 AI 正在失控》

5、

我这辈子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是不大量读书的,一个也没有。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会让你大吃一惊。我的孩子们甚至嘲笑我,是一本伸出几条腿的书。

-- 芒格,著名投资家

往年回顾

如果新加坡没有空调(#313)

开源软件如何赚钱?(#263)

知识孤岛,知识软件(#213)

你的城市有多少张病床?(#163)

(完)

部分文章收录于网络,转载请署名出处 | 联系博主可以发送邮件至 necro.vice@yahoo.com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